婚姻是人类社会延续的基础。当今世界都面临着青年人结婚需求不佳的问题。早在近代欧洲,人们就面临过这样的迷惑。早熟、开放的社会风气使人过早地偷尝禁果,社会价值观的变化又导致想投身婚姻的人心有余力不足。如何解决这样的困惑,可能“爱”才是那把密钥。
亚当夏娃在伊甸园
一、欧洲婚礼形式的变化
从罗马帝国开始直到近代,欧洲的婚礼经历了三个主要阶段:首先,罗马时代,人们的婚姻观曾受到异教思想的支配,在婚礼上雇佣祭司、举行酒会是时人的风俗。攀比奢侈、以娱乐和宴礼为目的是罗马婚礼的主要意图,婚礼被当作是主办方财力、物力以及社会关系的绝妙秀场,而被邀请观礼的人也要按照社会地位选取坐席。这样的婚礼形式化比较严重,漠视了成婚者本人的情感需要。
奢华的罗马婚礼
到了中世纪以后,教会在西欧取得了优势,人们的婚礼逐渐由村社、广场、宫殿集合到教堂里进行。在教会婚礼上,牧师会为两位新人宣读证词,这凸显了《圣经》中婚姻神圣的信条。当时,来观礼的人大多是当事人的亲朋好友,他们之间的亲情和友谊压倒了世俗之见,对当事人的祝福、对婚礼气氛的体会更多于闲杂的交谈和打趣,教堂庄严肃穆的环境同时也为婚礼增添了神圣的仪式感。
从文艺复兴时期直至近代早期,物质主义的冲击为婚姻带来了新的变化。根据学者对教区婚姻登记薄的研究,英格兰在16、17世纪的成婚人数并未按照人口增加的比例而增多,这就意味着新人们除了通过教堂举行婚礼之外,已经有许多人开始选择“不婚主义”或“偷偷骈居”,婚礼的神圣性无以复加地走低了。此时的婚姻形式开始趋向私密、不透明,人们的婚姻观也产生了不小的变化。
二、新社会对传统婚姻观的冲击
中世纪男女对婚姻的感受至多是娶妻生子、延续生命,而在文艺复兴时代,人们更多地关注其婚姻中男女关系的一面。当时的女人们十分厌恶衰老,认为自己永远不要超过20岁便是最好。而男人们则愈发崇拜起希腊罗马雕塑中那种带有肌肉线条的完美身体,冀望男子气概能够随时随地在自己身上得到体现。
雕塑《掷铁饼者》:突出男子强壮的身材和体魄
注重肌体之美的审美观逐渐从婚姻中被带往婚姻之外,最终表现为青年男女的过分早熟。随着物质文化的不断充盈,娇艳的裙装、紧致的裤装和各式各样的首饰开始在欧洲出现。家资丰沛的少男少女们喜爱打扮自己,他们大多在13、14岁时就开始研究“爱情”,并将其释为一种对异性的吸引而非长久稳定的感情。孩子们还没来得及体味童真的快乐就迅速迈向成熟,以至于沉沦在无尽的诱惑中。
情感的过度流露导致了严重的社会问题,这从近代以来普遍出现的“歌颂童贞”的文艺作品中就能够看出。人们越是失去什么,就越是希望留住什么。希佩尔在《论婚姻》中说:“童贞就像一年中最美的五月,它是盛开的花朵,是一天中最美的清晨。一切最美好鲜嫩的东西都无法与它媲美。”
文艺复兴时代正在约会的青年男女
可是,如同初尝禁果的亚当和夏娃一样,社会仅靠舆论引导青年人保护和珍惜自己是远远不够的。一些流传在世的回忆录对婚前性行为的记载越来越多,当时的收容所、街道旁经常能看到襁褓中哇哇直哭的无主婴儿;社会对流动娼妓的审查更加严格化了,许多流落城市的女性无依无靠,只能依靠“贩卖青春”求生。
当时欧洲较高的生育率和人口增长率使单身汉的数量剧增。这些人常年流动在城市和乡村之间,他们的流动极大地破坏了婚姻的稳定性。以家庭为核心的两性关系现如今只剩下性而疏于感情的联系,婚姻的意义由此受到人们的拷问。上层阶级的男性首先受到了权力和物欲的诱引,他们豢养情妇、寻花问柳的行为不仅导致上流社会的普遍腐化,而且严重影响到了整体的社会风气。
动辄出入高级场所的应召女郎
三、婚姻市场的出现
17、18世纪的欧洲进入了新君主制的时代,当时社会中充满了名头各异的贵族,他们中一些“穿袍贵族”生活优渥,结婚是为了扩充家族势力。很多人会为了政治联姻、政商抱团等利益因素而结合,所以婚姻的形式化特别严重。这样的压力会使婚姻的失败率陡然跃升,一些得到大笔财产而寡居的男男女女随之出现。
中产阶级越来越成为当时社会的主力军。这些人缺乏上层阶级的经济条件,从而导致晚婚。但中小市民们往往也想通过合适的婚姻寻找互相支撑的生活伙伴,也有些动机不纯的男男女女梦想着“钓上一只金龟婿”或“依赖富婆”。这样一来,有许多离异或未婚青年苦于找不到配偶,婚姻市场便应运而生了。
近现代欧洲的贵族家庭
最早的“婚姻介绍所”出现在意大利,在18世纪的米兰城广场里,掌握男女资源信息的“线人们”举着高高的牌子,将某位妙龄小姐的名字与择偶条件贴在上边,等待着同样优秀的男士登场。1745年,英国著名的《每日公报》中也已经在“家政服务”板块中刊登了一则男女相识活动的信息,这说明当时以聚会、聚餐或观剧为形式的相亲行为已经出现。
当时在报纸上还有这样的征婚广告:“绅士,35岁,家境优渥,希望寻找有2000镑的女士共度余生”、“事业有成青年男子,要求有新教或犹太教信仰背景,我父愿资1000镑资产,与未来之女伴同结连理”。女性广告通常是这样的:“某女士,未有恋爱经历,年轻貌美,欲寻找文雅有情趣之人相会,最好是大学生或律师”、“离异女士,继承有某某处乡村庄园,寻求合适男子会见”。
男子讨好贵妇人
文史君说
有趣的是,在征婚广告和婚姻市场中,无论男女都会积极主动地表示自己的经济实力,这似乎早在几百年前就成为了人们的共识。相对而言,宗教信仰、样貌风度、学历文化、家庭背景在金钱面前似乎都成了可以忽略的琐碎枝节。西方人的婚姻经历了从神圣到世俗化的过程,其变化程度令人咋舌。也许是太早受到了现代社会的冲击,西方人的昨天恰恰成了我们的今天。今天中国的男女青年正在面对着类似的挑战。婚姻的世俗化是不可避免的吗?也许只有强调“爱”更多于“现实主义的需要”,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吧。
参考文献
张兰星:《宗教改革与欧洲婚姻演变》,四川大学硕士论文,2005年。
爱德华·福克斯:《欧洲风化史:风流世纪》,陕西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